咨询热线:021-80392549

 QQ在线  企业微信
 资讯 > 人工智能 > 正文

人工智能(AI)的利与弊,人工智能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还是更烦恼

2021/02/07央视网1021

无人驾驶、刷脸付费、依靠可穿戴设备监测生命体征……许多以往只能在科幻电影里见到的场景,现在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操作。随着社会迎来愈发前沿的科技变革,人们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,或也感到由技术带来的改变会令人感到一丝不适。


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国际电视台(CGTN)的“全球会客厅”网络直播节目中,以辩论的形式围绕人工智能(AI)的利弊进行探讨,并邀请到来自中国、美国、俄罗斯等地的年轻人与全球网友分享他们对这个热点话题的理解。


人工智能

驯化人工智能,还是反被控制?


北京大学本科生王雲霖认为,既然人工智能已成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项,那就不必非要让时间倒流,硬让人们再重温此前不便捷的生活方式。在她看来,与人工智能一起生活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结果,所以人们应当学会利用人工智能、找到与这类技术的相处之道,从而提高现有的工作效率和准确度。


与这位中国学生的想法不同,来自美国的小型企业咨询顾问尼科(Nicholas C. Bonvini)认为,人工智能给社会带来了人员失业、隐私被侵犯等多种问题。此外,尼科提到,人工智能只向人们展示各自想看到的内容,这导致人们只能看到与自己认知相同的观点,仿佛自己被技术控制了一般,所见所闻、所思所想都受到了禁锢。


开发人工智能,还是反被替代?


王雲霖举例称,机器人可以做很多人类不愿做的事情,但这并不影响人们的创造力。她说,机器可以来完成程序性或枯燥的日常工作,如此一来,人类就可以利用有限的时间、精力来处理更复杂、更有意义的工作。


“人工智能有时比我们更加了解自己。”尼科在反驳的同时还表示,那些所谓具有创造性、更有意义的工作岗位,在未来很可能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。他解释道,原本是为替代人力而设计开发出来的一些机器或技术,随着不断训练而变得越来越智能,到头来,当时被认为无法被机器取代的岗位,也只能面临被取代的结果。


在“被取代”一事上,就读于北京大学的俄罗斯籍研究生卡佳(Ekaterina Kologrivaya)直接抛出“灵魂拷问”——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?卡佳认为,人们根本就不应该让人工智能取代那些看似小而简单的工作,因为哪怕是日常的简单任务,也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,这是任何技术或机器都无法取代的。卡佳说:“过程有时比结果更有意义。”


人工智能是时代终结者,还是奔向自由的奠基石?


来自美国的电影制片人吉姆(Jim Fields)表示:“当新技术出现时,人们往往会感到害怕。但人们可以与人工智能一起展开工作,来创造出更高质量的生活,就像开发这门技术时的初心那样。”他说,人工智能就像以往的发明一样,可以赋予人们更多的自由和创造空间。


人工智能

在现今社会,人工智能已被广泛应用于诸多领域。节目嘉宾们提到,新技术引发的每一次激辩,也恰恰代表着社会在一点点进步,人工智能不应在追求技术革新的过程中被带偏方向。

关键词: 人工智能




AI人工智能网声明:

凡资讯来源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,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,并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,也不代表本网站对其真实性负责。您若对该文章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,请立即与网站(www.aichinaw.com)联系,本网站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。


联系电话:021-31666777   新闻、技术文章投稿QQ:3267146135   投稿邮箱:syy@gongboshi.com

工博士人工智能网
商城
服务机器人
智能设备
协作机器人
智慧场景
AI资讯
人工智能
智能机器人
智慧城市
智慧农业
视频
工业机器人
教育机器人
清洁机器人
迎宾机器人
资料下载
服务机器人
工博士方案
品牌汇
引导接待机器人
配送机器人
酒店服务机器人
教育教学机器人
产品/服务
服务机器人
工业机器人
机器人零部件
智能解决方案
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
扫码反馈

扫一扫,反馈当前页面

咨询反馈
扫码关注

微信公众号

返回顶部